(通讯员:王明海)为深入贯彻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科技创新与规模经营深度融合,受南京市农业农村局委托,南京市金陵科技学院于8月27日至9月3日,开展2025年南京市规模经营高素质农民培育稻米产业领军人才专题培训班,来自南京市各涉农区的百名规模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农二代等分期参加培训。
本次培训围绕水稻单产提升、全产业链延伸、人工智能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等主题开设理论课程,同时结合2024年南京市农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计划--“智慧稻作技术”开展现场教学,强化农民对水稻种植、加工、储运等全产业链的实操能力。
在南京市和凤都市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区,来自南京农业大学的专家向培训学员演示了无人机智慧施肥系统,通过搭载多光谱相机的无人机对稻田进行航拍监测,生成反映农田作物长势的“苗情图”以及施肥“处方图”,并推送到施肥无人机进行施肥。
“这样的好处是可以按需变量投入,让肥料洒在我们最需要的地方。”南京农业大学智慧农业学院教授刘小军介绍:“比如我在田里平均施50斤的尿素,可能有的地方施多了,有的地方施少了,现在我通过这个‘处方图’差异化对待,可能40斤尿素就能达到更好的施肥效果。”
来自农业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人员,向学员们展示智能灌溉系统的运作原理。该系统可以通过传感器监测和大模型分析,计算出农作物不同生长周期最佳的需水量,从而提高灌溉精准度,在节约水电资源的同时,提高农作物产量。
神农智慧农业研究院南京有限公司产品总监谢仕奇说:“我们的灌溉模型会根据作物的生长阶段以及传感器的数据,比如说土壤含水量、稻田水位、光辐射、风速、风向、风力,计算给出一个当前最适应的灌溉量,然后通过4G网络传输这个灌溉控制设备,来控制稻田田间水体的高度。”
在培训之外,金陵科技学院还将根据稻米的生长和生产阶段,组织专家对学员进行定期的跟踪服务。
南京市溧水区谷丰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陈小建说:“以后智慧农业是一个发展趋势,我们要经常参与这样的培训。”
南京众鑫丽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邵名文说:“通过持续的培训和学习,可以提高我们的认知,提高我们的种植水平和管理经验,使我们的粮食生产抓得更稳更实。”
2025年9月2日江苏电视台报道,链接:
https://m.jstv.com/video/2025/9/2/1412564313946296320.html?curchann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