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导航

推荐阅读

more

推荐阅读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推荐阅读 - 正文

我的青春不“躺平”

信息来源: | 作者:2022年06月13日《中国青年报》 | 发表日期:2022/06/13 | 点击数:
 

“有点茫然,很想躺平,不知道下一步怎么办?”

真的“躺平”了吗?走进大学校园,夜晚的图书馆依旧灯火通明;走进工厂和写字楼,一个个青春的面庞笃定而执着……千万年轻人的身影中,有千万种拒绝“躺平”的进取状态。“被一次次困难击退后,我还是想冲”“为了更好的自己,起来学习”……在网络社交平台上,网友们面对焦虑总爱以“躺平”来自我调侃,同时也会互相加油打气,给予彼此站起来的勇气和力量。

哪有青春不奋斗?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中国网信》杂志近日联合发起了“青年!听我说”作品征集活动。在征集中,很多青年讲述了“我的青春不躺平”的故事。

真要躺下?会发现生活处处有挑战

“就这样吧,工作不出错就行了”“怎么舒服怎么来吧,做一条咸鱼也不错”……在网上看到这些留言时,核工业总医院的ICU护士刘烨玲也曾短暂“向往”。而如今,刚从上海战“疫”前线返回的她,对这个词有了新的理解:生活和工作中,总有新的挑战,但迎难而上,总会柳暗花明!

今年4月,刘烨玲报名支援上海抗疫,来到了虹口区场中路380号方舱医院。穿防护服在方舱作业是她未曾有过的经历,“梅雨季快到了,穿着防护服在密闭的方舱真的很难受。我学会了像骆驼一样生活,白天不喝水,晚上回到宾馆喝下一杯又一杯”。

“在这里时间过得很快,工作也繁杂多样,方舱里老人很多,这就要求我们护士必须是‘多面手’。”刘烨玲说,“记得一位90多岁的老奶奶刚住进来时,由于行动不便,身上经常出现压疮。”她每隔两个小时,就去协助家属帮老人翻身擦洗,更换体位、衣物,为了清理压疮,常常要弯腰弓背地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每次做下来,她都累得直不起腰。

“生活虽苦,不过想到男朋友也在,心里就很踏实。”刘烨玲的男友李振南也是一名急诊护士,每次路过她值班室时就会按一下门铃,告诉她一切安好。在这对并肩抗疫的“医护情侣”看来,虽然暂时见不到面,但为同一个目标奋斗,让他们的心贴得更紧了。如今,从上海回到原岗位的刘烨玲,对重新回归烟火气的上海饱含深情:“生活处处有挑战,我们共克时艰,荧光虽微,愿为其芒。”

“当年参与建设‘春茧’深圳湾体育中心时,距离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开幕只有两年半的时间,据专家评估,场馆按照常规速度完全建成需要5年。”采访中,持同样观点的,还有曾带领团队获得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的中建三局集团华南有限公司青年项目经理曾佳明。面对几乎无法完成的任务,曾佳明也曾想“躺平”,可“躺下”之后,每蹉跎一年,竞争优势就少一大块。衡量利弊,曾佳明还是选择咬牙坚持。

现场作业条件异常艰苦,每天都有上百台工程机械紧张作业,挖掘机、搅拌车的轰鸣声震耳欲聋,泥头车来回穿梭荡起滚滚烟尘。“在项目赶工的过程中,我经常要以‘白+黑模式’工作,炎炎烈日下,汗水会不断地从身上冒出来又蒸发,留下的盐渍在工衣上呈现一道道白色……”就这样,眼见工地大门处醒目的完工倒计时牌从900到800、700……在通宵达旦的奋战中,曾佳明和同事们提前6个月便让现场从一片荒芜变成了美轮美奂的场馆。

“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举行时,我和同事的内心被自豪填满,一群大老爷们居然对着电视哭红了眼。”如今,再回想起当时机器轰鸣、人头攒动的施工现场和多少个不眠的夜晚,曾佳明说:“生活没有风平浪静的时候,我不要‘躺平’的人生,我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奔赴星辰大海。”

世上不缺一时冲动,缺的是一直坚持

“拒绝‘躺平’,坚守在自己热爱的领域,你学过的每一样东西、克服的每一个困难,都会在你人生中的某个时候派上用场。”在中铁电气化局城铁公司机械装备分公司员工们眼中,装备研发部部长康超是同事眼中的“全能侠”。“有问题找康师傅。”大家都爱这么说。

说起康超的技术改进成果,一双手也数不过来,他的好多灵感来自生活。比如:在地铁施工处现场作业时,康超发现第一代隧道水冲洗车,依靠的是水的流动带走泥沙,只能载水15吨,冲洗几分钟就要加水,效率不高,费时费人工。如何增大水压、增加车体的储水量?这成了康超经常琢磨的事。

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天,他坐在车里,看见路边的工人正在用洒水车浇花,水流压力大,方向可调节,这一下子激发了他的灵感,要是冲洗车的喷头也能调节不就好了嘛!从深圳到东莞,他跑遍了大大小小十几个市场才找到与水冲洗车适配的园林喷头。在此基础上,又更换了功率更高的水泵,更改了管路接口方式,将水箱增大到20吨,第二代水冲洗车终于成功完成,相较于第一代变得更加实用。

“我还想让水冲洗车应用到全国各个地铁,做到更省水、更省时、更省人力。”一时冲动简单,一直坚持很难,但康超做到了。经过他和团队5年的技术攻关,现在第四代“全断面智能化水冲洗车”操作十分简单,整个冲洗过程在驾驶室中即可完成,通过按钮式操作界面控制整个冲洗流程,104个喷头可根据隧洞的倾斜角,随时调整伸展角度,无死角清洗灰尘和污渍。一次注水可承载50吨水,能有效冲洗隧道5至7公里。相较于人工冲洗隧道,可节省6个劳动力,节省三分之二的工时,每公里节省水资源约6吨。

第四代“全断面智能化水冲洗车”的问世,有效解决了地铁建设与运营期间隧道冲洗清洁问题,先后为北京地铁7、1、2、5号线,郑州地铁3号线提供了隧道水冲洗服务。“这些地铁我曾经参加建设过,自豪!”他说。

“支棱”起来,前进没有捷径

看到身边有人嚷嚷着要“躺平”,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乌鲁木齐特警总队勤务支队副支队长王建娇就想让他“支棱”起来。“刚开始‘躺平’可能觉得舒服轻松,但时间久了,得过且过的生活并不会给人带来想象中的愉悦,反而会空虚。”“支棱”起来,一直是王建娇的坚持。每当面对危险任务,他总是站在最前面,牢记着一名退役军人的担当。

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刚结束异地勤务返岗的王建娇不顾疲惫,当即请战参与哈密防疫任务。哈密星星峡公安检查站是进疆最重要的陆路通道。为了保障过往车辆、人员安全,检查站民警每天24小时不间断地开展排查。王建娇带领的队伍的任务是在大车通行车道对途经的车辆和人员进行检查。大型货车庞大的体量给检查工作增加了不少难度,检查民警要攀住车辆外部爬上去才能看清驾驶室内的情况,一上一下费时费力。为尽可能减少排队等待时间,王建娇和同事们设定了标准:每辆受检车辆从停车接受检查到离开,要在40秒内完成。为了按时完成任务,他们平均每小时检查90辆车,一次执勤8小时,平均上下车辆700多次。加之大车发动机的声音大,民警们必须提高嗓门与车上人员交流,有序进行身份验证、测温、登记等工作。由于穿着防护服、戴着口罩和护目镜,民警们不能喝水,一次勤务下来,连话都说不出来。

由于抗疫一线紧张的工作,王建娇的痛风病复发了,右脚甚至出现了水肿。病情发作时,疼得脚趾都不能挨地,但身边没有止痛药,王建娇就默默忍着。人前,他装作若无其事,继续忙着检查工作;人后,他就歪歪身子靠靠墙。“好在脸被遮着,没人注意到我疼得龇牙咧嘴的样子。”就这样,他愣是默默支撑了十几天。

“我是穿了军装又穿警服的人,特警的工作充满挑战、坎坷和危险,但无论前面的路多难、多艰险,我都会勇敢向前、永不放弃。”王建娇说。